
TechWeb3 月 9 日报道 文/周小白
自带IP光环的爆款改编剧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最终以 240 亿全网播放量收官,作为原著作者的网络作家唐七也一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。“IP的火热把网络作家的身价也带起来了”,一位业内人士告诉TechWeb,“现代言情大神顾漫的一部IP已经炒到 2000 万元”。
(图注:第十届中国网络作家榜)
2015 年发布的第十届作家榜子榜单“网络作家榜”显示,位于榜首的网络作家唐家三少在 2015 年版税收入达1. 1 亿元,相当于过去三年的版税收入之和。榜单前 15 名的网络作家版税收入都在 1000 万元以上。由此,网络作家便被打上了月薪轻松过万的标签。
不过,在圈内人看来,情况远非如此。网络作家花都大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“这个圈子的收入两极分化非常严重,我们集团签约的作家有两三百万,但是真正月薪过万的不足 3000 人。”百度文学总经理许斌也指出,“网络文学这么多年下来,还能一直火的作者凤毛麟角,大家口中的大神作者不到1%,可能不到千分之一,甚至更少。”
通过与蓝白色、月关等网络作家对话,TechWeb了解到,网络作家这一群体并非如外界想象的那样光鲜。数年如一日的日夜颠倒、伏案写作背后,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烦恼和后遗症。
起步:仅靠点击率 敲键盘码字不可能成为富豪
网络作家蓝白色从 2009 年上大一时开始在网络上写小说,专注都市言情,至今 8 年时间里已经完成 20 多部作品。其中《无爱承欢》《步步错》《男人使用手册》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,已然算是网络作家中的佼佼者。但是,她告诉TechWeb,因为怕养活不了自己,曾一度放弃写作,从事朝九晚五的工作。
这份纠结来自大学毕业后的迷茫,“学生时代是拿写作当兴趣,毕业之后就只能是全职了。”蓝白色说,“当时觉得网络写作不太可能养活自己,学生时代做得最好的时候靠写作一个月可以拿 1 万多,但大多时候收入并不理想。”
“写到第三部小说,才有了稿费。与平台签约是在第一部小说快完结的时候,当时平台的责编根据网站阅读点击排行找到了我,读者付费观看费用与平台分成,读者不看就没有钱,平台也不会垫。”蓝白色介绍说,“最初网上的写作环境还是很好的,数据也不错,但后来流量一直在跌,当时就觉得做这个事情不长久。”
据悉,最初网络作家挣钱的渠道就是和签约的网站分成,读者付费看小说,一般的价格是千字 5 分钱,也就是说,如果读者想要看 100 万字的小说,需要支付 50 元,这笔钱是签约平台和作家进行分成,平台拿三成收入,作者拿七成收入。
